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小麦药剂拌种很关键

    信息发布者:秦子刚
    2018-10-10 05:02:08   转载
    据专家介绍,今年小麦病虫害发生总体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秋播药剂拌种,是压低病虫基数、前移防治关口、减轻来年病虫害发生为害的一项关键性措施。通过种子包衣拌种,可有效防控小麦锈病、白粉病、纹枯病、黑穗病、全蚀病、病毒病、地下害虫、麦蚜、灰飞虱等病虫害。


    日前,农业农村部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2018年全国小麦秋播药剂拌种与绿色防控新技术培训班,部署2018年秋冬种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会上邀请多位专家就小麦各类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及防治新技术进行了重点培训,同时介绍了种子处理剂、助剂、生物食诱剂、广谱绿僵菌等多种农药减量及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以更好地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种子药剂处理是有效控制多种病虫的有效途径


    种子药剂处理可有效控制小麦黑穗病、纹枯病、茎基腐病、全蚀病、胞囊线虫病、根腐病等多种种(土)传病害,以及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在药效期内,对蚜虫、灰飞虱等病虫也具有一定的防控效果;还可以调节小麦株高,促进根系健壮、增加分蘖、培育壮苗、增强抗逆性,保障全苗、匀苗、壮苗,打牢来年夏粮丰产丰收的基础。


    据介绍,今年小麦病虫害发生总体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南部地区偏重发生,茎基腐、根腐病、全蚀病等在黄淮大部分地区普遍发生,吸浆虫发生区域进一步北移。


    为有效控制小麦重大病虫发生危害,实现防治关口前移,今年小麦秋播药剂拌种的总体目标为力争实现全国冬小麦秋播药剂拌种重点区域达到90%以上,部分重大病虫菌源区、虫源地实现100%包衣或拌种。小麦秋冬季苗期防控总体目标是小麦条锈病菌源区和冬繁区秋苗防治处置率达到100%,长江中下游、黄淮海麦区小麦白粉病、纹枯病、蚜虫等重大病虫防治面积达90%以上,进一步提高专业化统防统治率和绿色防控覆盖率,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



    科学合理使用药剂


    黑穗病、茎基腐病、纹枯病等病害发生区:可选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5 mL,加水200 mL拌种或包衣10 kg麦种;或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0 mL,加水180 mL拌种或包衣10 kg麦种;或4.8%苯醚·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0 mL加水180 mL拌种或包衣10 kg麦种。


    全蚀病发生区:可选用12.5%硅噻菌胺悬浮剂20~30 mL对水100~120 mL,拌种或包衣10 kg麦种,然后堆闷10~12 h,晾干后播种。


    小麦根腐病发生区:可选用2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